中国首套自主研发深水油气生产系统正式投用 | 十年中国造

中国海洋油气核心装备的中国自主正式自主研制获重要进展,打破了制约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首套深水生产一项瓶颈。
9月14日,研发油气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下称中海油)发布消息称,系统位于中国南海莺歌海的投用东方1-1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投入生产,中国自主研发的年中首套深水水下生产系统也由此正式投入使用。
这标志着中国深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的国造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利于中国打造自主可控的中国自主正式海洋油气装备体系。
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首套深水生产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研发油气深水是系统全球油气资源重要的接替区。全球超过70%的投用油气资源蕴藏在海洋之中,其中40%来自深水。年中
水下生产系统是国造开发深水油气田的关键装备。此前,中国自主正式中国水下生产系统依赖进口,设备应用面临采办周期长、采购价格高、维修保养难等问题,制约着深海油气资源开发。
据界面新闻了解,上述中国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国产化率达到85%,由13种国产化水下产品组成,包括水下井口、水下采油树、水下控制系统、水下多功能管汇等。
在低温高压的深海环境中,这一深水水下生产系统搭建起了一个“多向通道”,能够有序传输传送海底油气物流、液压和电气控制信号、水下生产设施状态信息等。
其中,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水下生产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该装置重达55吨,包含2500个零部件,能在温度低于6摄氏度的低温高压环境下稳定工作20年。
中海油海南分公司工作人员对界面新闻表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水下采油树,较以往进口产品成本减低了约27%,可使不具备经济效益的深水边际油气藏得到有效开发。
水下采油树连接了来自地层深处的油气和外部的油气运输管道,可以控制油气的开采速度、实时监测和调整生产情况,就像是油气田井口的智能“水龙头”。长期以来,全球仅有少数几家欧美公司掌握水下采油树的设计制造。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席科学家、项目经理谢玉洪表示,水下生产系统要在超过500米水深的海底稳定生产超过20年,对装备的设计能力和建造工艺要求极高。
中国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起步较晚。经过近20年发展,中海油相继攻克了深水、高温、高压领域三大世界级油气勘探开发难题,使中国跃升为全球少数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
2018年起,中海油牵头与16家国内企业及高校开展装备研发制造技术攻关,将海南东方气田群待开发边际气藏作为应用目标,推动了国产深水水下生产系统研发。
东方气田群主要负责莺歌海海域的天然气开发生产,包括四个海上气田及一个陆岸终端:东方1-1气田、东方13-2气田、乐东22-1气田、乐东15-1气田和东方终端。
其中,东方1-1气田于2003年投产,是中国首个自营千亿方大气田。该气田东南区乐东块开发项目主要生产设施包括两套水下生产系统、两条油气混输海管和两条复合脐带缆,计划投产四口开发井,高峰日产天然气超120万立方米。
去年9月6日,中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大气田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中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实现了从300米向1500米超深水挺进的历史性跨越。
“深海一号”气田投产后,每年向粤港琼等地供气30亿立方米,可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四分之一的民生用气需求,使南海天然气供应能力提升到每年130亿立方米以上。
今年上半年,中国海油(600938.SH)油气净产量达304.8百万桶当量,同比增9.6%,创历史新高。
相关文章
- 9月开局坎坷,风险情绪急转向下,对全球利率上升和经济衰退的持续担忧继续打压股市和债市。市场聚焦周五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截至发稿,道指期货跌0.3%,标普500期指跌0.3%,纳指期货跌0.6%。英国富2025-07-06
两公司IPO各执一词:科美诊断撇清关系刚上市凯实生物后脚便“认亲”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经济参考网关于两家公司在IPO过程中各执一词: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688468.SH)刚撇清关联关系,欲登陆创业板的嘉兴凯实生物科技股2025-07-06- 情况通报2022年6月19日凌晨3时41分许,惠城区水口街道辖区上霞中路发生一起殴打他人案件。接报警情后,我局立即指派警力前往处置,现场将主要犯罪嫌疑人洛某龙男,23岁)抓获,并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2025-07-06
- 《日本经济新闻》6月17日报道称,印度为改变在军事方面过度依赖俄罗斯的状况开始“布局”,谋求“脱离俄罗斯”。报道称,在印度过去几年里采购的武器中,约有50%是俄罗斯制造的,不过印度打算加强与欧美和中东2025-07-06
戴利称美联储政策具有滞后性 市场紧缩程度已相当于加息至6%左右
周一,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金融市场的状况似乎比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实际水平所暗示的要紧的多,更像利率在6%的水平。她称:“对照美联储目前3.75%-4.00%的短期目标利率,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经济2025-07-06- 中新财经6月18日电记者 吴涛)“哥们、哥们,今年‘618’下单吗?”不少人给出否定答案。和原来的全民疯狂“剁手”不同,今年消费者对电商大促期间“买买买”的热情似乎有所退却。这是为什么呢?很多商品打折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