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恶炒英中生物合作“有风险”,专家:“恐华”疑虑症!

【驻英国特派记者 周卓斌 环球时报报道记者 倪浩】英国《观察家报》20日报道声称,有风险中国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英国和中国目前合作进行的英媒英中疑虑一些医学卫生研究项目,取得英国人的恶炒基因数据,“担心”有多达50万英国公民的生物DNA样本会落入中国手中,导致数据被滥用。合作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症专家21日表示,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恐华情况下就擅自为中国贴上标签,将正常的有风险中英间科学合作政治化,其实反映了英国一些人无法正视中国崛起,英媒英中疑虑缺乏对中国科学技术客观而理性的恶炒认知,因而产生一种“恐华”疑虑症。生物
报道引述伦敦国王学院政策研究所教授亚当斯的合作话称,该资源库的专家症数据共享“有问题”,对资源库如何监管使用数据提出质疑。恐华报道称,有风险由于西方对华“政治和安全紧张局势加剧”,目前储存有超50万人DNA信息的英国“生物银行”需要重新审查其英中生物合作项目的风险,警惕所谓“中国当局干预”,“向中国转移英国公民基因信息”。
据报道,英国“生物银行”是英国迄今以来规模最大的有关致病或预防疾病的基因和环境因子的信息资源库。2012年起,该信息库对世界各国研究者开放。研究者支付3000至9000英镑就可以访问数据库获得相应数据。英国“生物银行”表示,该资源库通过“公平,透明和非歧视”的政策对外开放,与来自100多个国家的研究人员共享数据。由于相关生物信息均以匿名处理,且严格禁止数据使用方重新反向识别个体,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被滥用或参与者的隐私受到损害。该资源库发言人也表示,与中国研究人员共享的只是DNA中基因数据,不涉及相关实体样本。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21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没有任何证据和英国“生物银行”已“辟谣”的情况下,有关报道更衬托出英国一些人的荒唐可笑。赵俊杰表示,中英在多个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但英国国内个别人士的思维受到中美对立的影响,在一些正常的科学合作、商业合作上借题发挥,这不利于中英两国在相关领域里的合作,也会破坏两国间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
相关文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再发大礼包:2025年研发经济超千亿,创新药械上百个
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在生物医药领域,上海提出到2030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地位进一步凸2025-07-06宁德时代爆发单季预盈近百亿创新高 146家基金券商坚定持仓市值重回万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宁王”爆发了!10月10日晚间,300750.SZ)发布了一份震惊市场的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前九个月,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2025-07-06- 只要输入若干关键词,再等上几秒钟,一幅可以媲美人类画师的绘画作品就能“新鲜出炉”,旁人甚至无法分辨哪一幅画是由人类完成,哪一幅画是AI所画。上个月,一幅名为《太空歌剧院》的作品获得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 11月23日,腾讯南非大股东Naspers发布公告显示,腾讯于2022年11月16日宣布,明年将向股东派发美团股份。 收到股份后,我们会将其美团股份)视为持有待售。2025-07-06
天风证券电子首席潘暕和民生证券计算机首席吕伟在朋友圈“开战”,一位凭预测电子牛市将至,另一位粗口开怼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两位分析师又“引燃战火”。10月11日,两位分析师被曝在朋友圈因电子行情互掐,截图流出后也在社交平台上广为传播。本次“口水战”的两位主角分别为电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