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校的大湾区校区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校方:尚未有落实安排

10月21日晚间,香港校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在官方公众号发布《重磅消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推文。高校其中提到,湾区“根据相关举措,毕业我校毕业生将有机会获得在港就业签证”。获港
自10月19日“抢人才”、业签“抢企业”的证校2022年香港《施政报告》发布以来,内地港校毕业生去向引起外界关注。落实
在施政报告关于人才引进的安排相关措施中,针对在港就读的香港校区外地学生,港府放宽“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高校将逗留期限由1年延长2年,湾区方便外地的毕业港校学生留港/来港工作。另以试行形式扩展该安排至香港的获港大学大湾区校园的毕业生,为期两年。业签
这一利好消息无疑引起内地港校师生的极大关注。目前香港高校在大湾区的校区,已经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
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落子东莞、澳门科技大学落地珠海,均在筹备建设当中。
但是,经过界面新闻进一步了解,实际情况可能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推送所传递的信息有出入。
10月24日,界面新闻记者致电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消息目前仍停留在“概念”阶段:“推文的依据是施政报告提到大湾区港校的内容,如果要了解最新的进展,应该留意香港方面的消息。”
也就是说,施政报告从理论层面给予了内地港校学生更多的香港就业机会和资源,但框架之下并未有更多的细节进行填充。而港中大(深圳)虽然发布“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毕业生可获在港就业签证”的消息,但对于后续执行也处于被动的等待阶段。
港中大(深圳)传讯及公共关系处表示,对于毕业生签证的名额、落地时间和流程仍未有进一步安排出台:“现在香港方面具体怎么实施等措施还没有出来,我们做不了更多的安排。”
另一所中国内地与香港合作创办的高校也发布了类似消息。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在公众号最新公告中,表示“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北师港浸大的毕业生有望直接申请香港的工作机会,同时IANG签证延长至两年,也更加方便有意愿前往香港深造的学子留港就业。”
不过,北师港浸大招生办负责人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实际上是香港政府的政策,不是单独一个学校的政策,“不是哪一个大学能决定得了的,所有港澳跟内地合办高校都可以,不会有任何一家例外。”
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人力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目前出台的、可知的消息只有施政报告,“我们还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由于今年才步入正轨,加上招生还未完全铺开,目前港科大(广州)仍未设置招生办公联系方式或咨询渠道。该校人力资源处负责人提到,如果想要了解更新的政策细节,只能通过学校公众号或官网。
根据今年高考投档线,专业组表现上,北师港浸大虽然物理类、历史类均实现满档,不缺生源,但投档最低分和最低排位在广东高校中并不具备优势。
普通类(物理)方面,北师港浸大投档最低分为567分,最低排位为51101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9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普通类(历史)方面分别为541分和16260名,在设置该专业的广东7所中外(境外)合办大学中排名第5。整体来看表现并不算出色。
从往届毕业生去向来看,目前内地港校前往香港就业的人数占比相对较小。根据北师港浸大2021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21届1523名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共219人,其中53.4%于广东省就业,46.6%于其他省市就业,未提及有毕业生前往香港工作的情况。
根据另一所高校港中文(深圳)的2021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871位本科毕业生中,直接就业人数为218人,其中香港就业人数占比为0.46%,也就是说仅1人前往香港工作。
相关文章
- 来源:经济观察网经济观察网 记者 梁冀 2022年11月21日晚,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出席2022年论坛年会“全球地缘经济变动下的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平行论坛上,就健全金融安全治理体系发表演讲。该平行论2025-07-07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小米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雷军卸任董事长,林斌卸任董事,洪锋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经理,新增岳凯为法定代2025-07-07
- 来源:经济观察网张奥平/文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在内部疫情多轮冲击,外部全球化逆流、地缘经济分裂与全球通胀居高不下的复杂严峻发展环境之下,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稳住了经济大盘。但市场主体、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2025-07-07
浙商基金评新能源波动:硅料等原材料产能瓶颈逐步打开,持续看好细分环节景气度
近期新能源板块波动加剧,新能源车和新能源发电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调。回调的主要原因为板块过去几年发展较快,板块股价也积累了一定涨幅,市场担心成长空间不足和估值泡沫,震荡加剧。具体来看:新能源车凭借其较强的2025-07-07小米三季度业绩出炉:营收704.7亿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两个季度环比递增
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在全球手机市场整体承压的背景下,这份财报颇受市场关注。从财报来看,报告期内总收入70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1亿元,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2025-07-07- 田猛表示,上证3150点附近,上证50绝对的估值现在处于安全区间,调下来后建议大家买多股指。以下为文字实录有部分删减):田猛:我们准备了股指的策略,商品受到国际宏观货币政策影响非常大,相对来说影响最小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