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博热”来了 博士学位含金量如何提升

考研热后,考博热考博热浪也正在袭来。博士2022年不少高校博士扩超,学位教育部发布的含金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2021年我国在学博士生达50.95万人。量何人们不免产生疑问:就业市场真的提升需要这么多博士吗?这是否会掀起一场新的内卷?博士项目会否“量大质低”?
近年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水”行动,考博热不断加大博士论文抽检力度,博士每年对上一年度授予的学位博士学位论文按照10%的比例抽检。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不经过论文所在高校,含金直接从国家图书馆调取论文,量何3位专家中两位及以上评审意见为“不合格”,提升则被认定为存在问题的考博热学位论文。问题论文将会对学位授权点评估产生负面影响。博士问题论文数量较多的学位学位授权点,有可能会被责令限期整改,甚至撤销学位授权。据统计,2014-2021年共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
提高博士论文质量,还得靠高校在论文出炉之前严格把关。教育部的这一“辣招”令各学位授权点神经紧绷,倒逼高校推出各项政策措施。不少学校推行预答辩制度,即博士论文正式答辩前需要经过预先答辩,通过后才可获得论文送外审的资格,进入正式答辩程序。
严格的预答辩制度通过率之低,让很多博士生谈之色变。有的预答辩制度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有一位答辩委员认为不应通过则被认定为不通过。预答辩失败意味着正式答辩将推迟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严格内部把关,很大程度上纠正了认为论文答辩是“形式上走程序”的错误观念。
严格的全周期过程管理是提升博士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目前,很多博士项目都实行博士资格考。博士资格考是攻读博士期间重要的中期考核机制,考试内容通常是对专业领域经典文献、主要研究方法、自选研究方向等科目的考核。博士资格考在很多国家都适行,通过考试的博士生才能正式拥有“博士候选人”的头衔。
这是让很多博士生打足精神准备的魔鬼考试,一场考试的时间可能长达七八个小时,需要长达数月的准备,通读学科领域主要文献,才有应战的底气。很多人博士毕业后走向教职,多年后还会想起并感谢这场为他们积淀学术功底的考试。博士资格考是博士论文写作工作的起点。不过通常情况下,博士资格考的通过率或者二次通过率较高,更多用来督促学习,并未成为真正的定额淘汰机制。
明确的退出机制也是提升博士学位质量的必要举措。毕竟,只有在选择攻读博士之后才真正了解自己是否适合。现阶段主要的退出方式,是超过最长有效修业年限未完成学业要求,或中途终止修读退出。这无疑是两种成本较高的退出方式,某种程度上也催生了一些读不下去,又不想无功而返,不得已应付完成论文的现象。允许以获得硕士学位作为博士项目的退出方式,将是一种较为灵活的退出机制。
学术型博士并非越多越好,博士教育是我国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主要定位于培养学术研究及理论创新能力、攻坚能力,为研究性岗位输送科研人才和后备力量。这清晰锚定了学术型博士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目标。随着国家持续加强对在职人员攻读博士学位的管理,很多高校已经停招在职博士,严格把关博士教育质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博士学位需求减弱。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才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2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博士专业学位发展滞后,类别设置单一,授权点数量过少,培养规模偏小,不能适应行业产业的需求。存在部分应进入专业型博士项目的人才因缺少选项,只能选择攻读学术型博士项目的情况。做强做精学术型博士教育,加快发展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完善我国博士学位教育体系,提升学位含金量的大方向。
与此同时,也要引导社会逐渐形成对博士学位健康的价值和职业认知。获得博士学位远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简单。读博是一种严肃的学术旨趣和职业方向的选择,学术训练过程中的艰辛可能远超过常人的耐受能力;毕业后主要聚焦学术研究的职业选择范围,也并不适合所有人。未来,随着学术型博士的培养体系建设更加完备,以及博士专业学位类别与国家重要产业领域所需人才的咬合度更高,博士人才培养质量将会不断提升。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楠迪扬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12日 03 版
相关文章
《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印发 主要包括八方面重要举措
中证网讯记者 昝秀丽)中国证券报记者11月23日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获悉,《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已印发,在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具体包括:优化制度规则体系,提升监管2025-07-08- 中国网财经5月7日记者安然 朱玲)昨日,银保监会官方网站披露了其对华融消费金融变更股权的批复,同意受让中国华融持有的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批复日期为4月27日。根据批复,股权变更后,宁波银行出资6.2025-07-08
“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落地前海 首批建设创新药物、智能制造、碳中和和电竞等四个中心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5月6日,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与前海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科创中国”大湾区联合体正式落户前海,将以前海为核心推动建立大湾区产学研融一体化合作平台,通过2025-07-08- 5月6日,03301.HK)发布未经审核运营资料,4月公司实现销售额43.36亿元,同比下降69.96%;销售面积21.29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为20368元/平方米。今年前4个月,融信中国实现销售额22025-07-08
-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公布数据显示,美国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2.8,与7月持平。央视记者 顾乡 徐德智)2025-07-08
- 由新浪财经发起的“2022年全国惠民保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圆满结束!目前,我们在陆续展示入选的惠民保优秀案例,供各地向优秀典型对标学习,促进惠民保健康可持续发展,完善多层次健康保障体系。关于兰州市普惠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