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满减不用“烧脑” 回归初心的双十一才是大众的购物节

随着各大平台预售陆续开启,烧脑今年双十一也拉开了序幕,直接众据悉,满减今年双十一各大平台推出了不少新举措。不用有的回归平台双十一预售将于10月24日晚上8点开始,让消费者不用再熬夜抢购,初心有的购物平台突出“真的补 真的省”,推出“万人砍价团”预售等新的烧脑活动玩法;此外,诸如喵糖、直接众购物金膨胀等双十一“烧脑游戏”少了,满减各电商平台更多强调“满减”“打折”等直接的不用优惠措施。
作为典型的回归电商促销节日,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初心定位其实很简单:在享受更多折扣优惠的同时,买到更多好货,购物同时享受到全流程的烧脑完善服务,就此可以归结为“省心、放心、实惠”。
这也就指向双十一应当提供给消费者的综合价值。首先是在价格层面,各大平台需要给到消费者更实在的优惠。前几年双十一被人诟病的地方就在于,部分商家搞虚假宣传、伪打折,缺乏市场诚信,某些平台提供的价格折扣活动也华而不实,如果消费者购买的双十一商品与日常相比并无太多价格优惠,其参与热情必然会消减。
因此,今年双十一各平台加大了价格兜底举措,如部分平台推出双十一“价保”规则,消费者购买带价保标识的商品,在价保期内,若同一商家的同一商品一旦出现降价,都可以发起价保申请,申请退差价。还有的围绕“今天粉丝要什么,明天官方补什么”,让双十一期间更多受消费者欢迎的正品、优品获得官方补贴,尤其是根据消费者下单数据进行动态调整,让消费者以更大折扣买到所需商品。
其次,在产品品质上,部分商品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现象仍屡禁不止,这就要求各平台在售前及售后服务上加以不断完善,对运费险权益进行升级,消费者退货除了在运费险范围内的运费免除,因超重产生的邮费也全免。还有的推出了覆盖用户购物全链路的102项服务产品,如闪电退款、免费上门取退、运费险、价格保护、极速审核等,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当然,消费者对于双十一的期待不仅在于价格实惠与品质保障,也需要更多满足生活品质提升需求的新品。因此,各大平台在新品推出规模上竞争也日趋激烈,尤其是作为后来者的新兴视频平台等,更需要通过双十一期间的新品规模化推出,与传统电商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吸引追求潮流、新款、时尚的年轻消费者。
众多平台今年双十一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格实惠、售后服务,一个重要因素是平台竞争日趋白热化,快手、抖音等新兴平台崛起,各平台必须用更好的服务吸引消费者。同时,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直播带货模式也在加速创新,如知识带货,让消费者购物之余获得更丰富的体验。直播平台引导主播通过做好产品讲解、制作内容翔实的种草视频、成立消费者组成的测评团等方式,用内容和服务帮助消费者对产品更充分认知,获取其信任并下单,改变以往直播带货短时间“看完下单、买完即走”消费者冲动消费所带来的弊病。
显然,今年双十一要让消费者不再审美疲劳,平台和商家须用更好产品品质和服务获客,提供更丰富的消费新品和场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在直播带货等模式上加大专业知识、内容、服务等含金量,推动今年双十一回归价值本位——把创新用在消费者权益增值上,而不是各类噱头甚至隐形陷阱。
对于各大平台而言,看似越来越“挑剔”的消费者审视产品和服务的标准从来没有变,他们只愿意给真诚、可靠的服务买单,需要平台以敬畏的心态保证服务的专业度,健全完善监管机制和消费者维权规则,加强价格自律,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哪家平台做得更好,就能赢得更多消费者的用脚投票,也才能成为今年双十一的最终赢家。
财经评论人 毕舸
编辑 徐超 校对 卢茜
相关文章
- 在股价再次滑落至1500元关口之际,11月21日晚间披露重磅经营数据:截至11月21日,公司2022年茅台酒含税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005.69亿元。记者查询历史公告发现,这还是贵州茅台上市以来首2025-07-08
证监会原则同意开展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首单试点
为拓宽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平滑私募股权创投基金退出对二级市场的影响,今年7月,证监会启动了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2025-07-08- 来源:北京商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在涉及老年人兴趣服务和学习方面的产品布局。红松旗下的枫锦小课、量子之歌旗下的千尺学堂、樊登读书旗下的樊登年轮学堂都在开发2025-07-08
- 瑜伽裤早已不只属于瑜伽运动了。飞盘、骑行等户外运动的热潮拓宽了瑜伽裤的适用运动场景。而在小红书、微博等各类穿搭推荐中,瑜伽裤早已成为“都市丽人”们日常必备的百搭单品。对于瑜伽裤的需求也催生了不少电商白2025-07-08
人民银行发布第三季度执行报告,明确下阶段政策思路 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兼顾平衡
经济日报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海外通胀高位运行,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在这样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将如何应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2025-07-08- 财联社10月14日讯编辑 卞纯)华尔街大型银行即将打响美股第三季度财报季的第一枪。在股债双双走熊之际,投资者将高度关注银行财报,寄望从中寻找有关经济衰退的“蛛丝马迹”。、花旗集团、和将于周五公布业绩,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