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功胜: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05 21:10:5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11月22日,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服务门槛高、覆盖面不足、“数字鸿沟”难以消除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世界性、长期性难 。

11月22日,潘功在2022论坛年会成方金融科技论坛暨全球金融科技大会上,胜加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快推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表示,进金服务门槛高、融数覆盖面不足、字化转型“数字鸿沟”难以消除是工作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世界性、长期性难题。潘功对此,胜加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快推

近年来,进金人民银行推动实施2019-2021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融数接续出台2022-2025年新阶段发展规划,字化转型全面推广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工作通过应用试点、潘功示范工程、伙伴行动等措施引导金融业运用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十四五”规划纲要对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提出了明确部署。潘功胜建议,要加快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工作,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作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数字思维、数字元素持续注入金融服务流程,培育技术先进、业务高效、渠道融合、风控精准的数字化能力,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优化金融产品供给,强化对金融风险的智能感知、穿透分析与联动处置,推动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增强金融业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

移动支付、数字信贷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但与此同时,“数字鸿沟”难以消除也是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难题。

对此,他认为,应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运用移动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金融服务渠道、扩大服务半径、降低边际成本,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打造产品丰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

此外,潘功胜提出,要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银行的小微信贷能力。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识别融资需求,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纾解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企业底层资产数字化、产业链条透明化,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提质降本。

另外,潘功胜还建议,全面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深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快构建更为经济高效、安全便捷的数字服务渠道,推动金融与民生领域系统互联和信息共享,发挥数据要素倍增作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出更多数字化惠农金融产品,努力提升农村金融承载能力和农民金融服务可得性。

  • Tag:

相关文章

  • 小米总裁王翔谈高端战略复盘 清库存耗费成本初见成效

    作者/吕倩“大家都相信会走出低谷,但是在下个季度还是下个个季度走出),这个问题)短期内需要的就是密切关注,做好准备。”11月23日,小米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小米总裁王翔在财报电话会上如此形容如
    2025-07-05
  • 中国人“双十一”购物车中塞满国货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1月11日刊登题为《在“双十一”,中国品牌塞满购物车》的文章,文章编译如下:多年来,中国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看起来像是东西方之间一场“赢利的交流”。数亿中国消费者在电子
    2025-07-05
  • 上海市消保委研究发现:燕麦奶不等于燕麦加牛奶,属于休闲饮料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近年来,主打“0蔗糖/0乳糖/0胆固醇/0防腐剂”的燕麦奶逐渐成为运动健身达人的标配。那么,燕麦奶具体成分是什么?营养如何?近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对9款燕麦奶的营养成分进行
    2025-07-05
  • 海外企业看中国:RCEP助推中国市场吸引力

    汇丰近日发布为第五届进博会特别定制的《海外企业看中国2022:共享RCEP新机遇》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得益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等积极因素的推动,海外企业持
    2025-07-05
  • 保险版个人养老金“指南”出炉:门槛既抬高又降低!谁入围首批?

    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快马加鞭向我们走来。继公募基金、商业银行与理财子公司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细则相继落定之后,11月21日,银保监会最新发布《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保险版的个人养
    2025-07-05
  • 我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投入使用

    11月1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首艘液化天然气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1”改造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为我国海上液化天然气船舶提供灵活的加注服务。“海洋石油301”原为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总长184
    2025-07-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