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菜篮子”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菜篮子推出个人碳账户,丰富鼓励用户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绿色这是金融继中信碳账户、建行碳账本之后,产品商业银行以绿色行动布局绿色金融的菜篮子又一探索。
所谓碳账户,丰富其实与银行借记卡账户一样,绿色不过存储的金融不是货币而是碳减排量。银行通过碳账户记录用户日常低碳行为,产品转化为数字语言并计入个人账户,菜篮子用于兑换相关权益。丰富从各家银行运营碳账户场景看,绿色涉及公交出行、金融共享单车、产品垃圾分类等多个领域。此次平安银行与中国银联、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个人碳账户,系银行业首个银联信用卡、借记卡全卡碳账户平台,覆盖绿色场景更多。由此可见,实现全民的低碳生活目标,仅小小的碳账户上就有很多金融富矿待挖掘。
从银行业实践来看,银行运用金融工具上线碳账户是发力绿色金融的具体表现。针对银行绿色零售业务,碳账户不仅能满足个人融资需求,还符合扩大内需战略及银行零售转型定位。银行将个人绿色低碳行为与碳账户绑定,既能吸引增量客户,又能活跃存量客户、沉淀零散资金,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和客户间的黏性,这也是探索碳账户的。同时,这种具有导向性的金融工具有利于吸引更多主体参与其中。金融机构通过多角度对比个人低碳行为,助力监管部门健全绿色消费相关政策,这对于推动绿色消费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支持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今年3月,我国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8万亿元。随着打好污染攻坚战的深入实施,绿色融资已成为行业贷款的“香饽饽”。接下来,推动绿色项目转型升级仍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机构有必要继续在碳债券、排污权抵押贷款等低碳项目支持贷款业务基础上加快创新,逐步丰富绿色金融产品“菜篮子”,进而引导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节能、环保领域转型,让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持续流向绿水青山。
值得注意的是,碳账户作为绿色金融的细化分支,是个人从消费端参与节能降碳的重要方式,这与企业在生产端降碳不同,企业碳减排成果是可以在碳排放权市场上交易的资产,而个人降碳行为并没有此种渠道。此外,个人碳账户主要由金融机构自发建立、客户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尤其是在信息收集、核算与安全、权益配套等方面存有不少堵点,尚未形成系统的碳账户体系。长远来看,仅凭金融机构一己之力推广碳账户,难以有效形成规模效应。
有关部门要从机制和规范上靠前发力,为处于起步阶段的碳账户疏通堵点。比如,通过建立统一的全国性碳核算体系,量化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节能减碳行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方面要加强与环保等机构的合作,扩大碳账户覆盖范围,整合资源优势;另一方面要探索通过绿色信贷政策为不同碳账户用户提供差异化服务,从而以金融力量增强用户减碳的内生动力。
随着“双碳”目标的稳步实施,个人碳账户的应用和推广有望成为一种趋势。在宏观上,我国已构建区域层面的碳排放数据库等指标,而探索碳账户从微观上弥补了企业与个人数据不足的现状,银行业此时推出碳账户恰逢其时。对监管部门而言,有必要给金融机构立好规矩,应对碳账户信息披露不充分等挑战,防范违规披露所附加的风险。
相关文章
马自达计划到2030年投资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
日经新闻11月22日消息,到2030年,马自达将投入1.5万亿日元用于汽车电气化,包括采购电动汽车电池。据报道,马自达已同远景动力达成协议,以确保电动汽车电池供应并增加国内工厂的电动汽车产量。2025-07-07-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据路透社华盛顿5月11日报道,美国正考虑阻止中国获取美国数据的新方式。根据一位知情人士的说法和路透社记者看到的节选,拜登政府起草了一项行政命令,赋予司法部巨大权力,以阻止中国2025-07-07
宁德时代与泰国国家石油旗下Arun Plus达成技术许可协议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洋 刘晓梦)5月13日,宣布,与泰国Arun Plus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东盟地区就电池相关业务开展合作,进一步增强双方在电池行业的竞争优势。根据协议,2025-07-07央行:4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6454亿元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9102亿元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022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一、广义货币增长10.5%,狭义货币增长5.1%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49.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2025-07-07又见千万级罚单!上市农商行“一哥”重庆农商行年内合计被罚1641万元,股价长期破发,曾四次增持稳定股价
来源:农金研究文|九月“万亿上市农商行‘一哥’重庆农商行收到千万级罚单。”又见农商行千万级罚单!11月21日,银保监会网站显示,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农商行”)因涉及超需求发放流动2025-07-07- 财联社5月13日讯编辑 马兰)5月12日,日本汽车制造商公布其2021财年年报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实现2019财年以来的首次全年盈利。根据财报,2021财年,日产实现合并净收入为8.42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