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社论:未雨绸缪应对重度老龄化

原标题:【社论】未雨绸缪应对重度老龄化
预计“十四五”时期,澎湃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新闻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社论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未雨到2035年左右,绸缪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应对占比将超过30%,重度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老龄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披露了以上数据,澎湃“重度老龄化”迅速成为热搜词。新闻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社论截至2021年底,未雨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绸缪占比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应对占比14.2%。重度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进入中度、重度老龄化阶段,意味着我们的养老体系、医疗系统、就业市场、产业发展、社会活力等多方面都将迎来新挑战。这也决定了,对老龄化的应对必须未雨绸缪,必须是系统性的、全局性的。
比如,我国的老龄化有着“未富先老”的特点,不同区域、城乡,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保障能力、养老服务供给水平都有较大的差距。如何让每位老人都能够享有基本的兜底保障,满足“老有所养”之需,尤为考验养老制度设计的完备性和精准性,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考虑到老龄化的速度仍在不断加快,这方面的制度探索与完善,也需要有紧迫感。
现代社会的养老,不仅仅是家庭的事。尤其是老年抚养比、社会抚养比不断上升,如何平衡好个人、家庭、社会之间的养老负担,兼顾公平与效率,将越来越考验养老制度的资源统筹和公平分配能力。
进入老龄化阶段,意味着社会中的老年人比例进一步提高,这要求相关社会资源的分配必须有更多的老年视角。除了直接的养老服务,社会基础设施也需要加快适老化改造。大到居住环境——包括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小到公共出行系统、App等互联网移动终端的优化,都应该植入适老化思维,以共同打造一个宜老、适老的公共生活环境。
要明确的是,重度老龄化社会将带来多方面的挑战,但也不应该完全把养老当成负担。老龄化社会纵深发展的背后,依然存在着产业、就业等方面的机遇。把这种机遇抓好,也是妥善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平衡社会养老压力的重要一环。
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探索适合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模式,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同时,要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包括完善支持政策体系,统筹推进老龄产业发展,发展适老产业等。
今年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标志着我国老年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建设。仅仅一个月左右,就吸引了超过5000名中老年求职者、超过100家企业注册。
重度老龄化向我们加速走来,也要求整个社会做好心理调适。未来中国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这在全世界都是未有先例的。当老年人越来越多,甚至达到每三四个人中就有一名老人,我们该如何维持社会活力,经济、产业的发展要如何尽量减少因此带来的冲击,都需要有提前的预判、充分的准备及有效的应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此之际,需要加快相关制度、机制的构建,真正走出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准备越充分,我们就将越从容地拥抱重度老龄化社会。
相关文章
美联储加息正接近顶峰?逐利者正重返新兴市场,以17年最快的速度
金十数据随着美联储官员近期较为温和的言论以及美国通胀有所缓解,助长了有关美联储将小幅加息的传言,并揭开了华尔街围绕美元是否见顶的辩论。相较于此,资产管理公司越则来越看空美元,因为他们押注美联储的加息周2025-07-06- 9月6日,英国央行官员曼恩呼吁该行尽快采取“强有力的”行动来控制通胀,市场分析她可能在下周的议息会议上支持较大幅度的升息。曼恩是政策委员会MPC)9人中较为鹰派的成员之一。英国央行官网公布的演讲稿显示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之星大盘震荡反弹,沪指相对偏强收复3200点。盘面上,欧洲能源危机下的具备涨价预期的化工股集体大涨,环氧丙烷、丙烯酸、维生素等板块领涨2025-07-06
- 参考消息网9月6日报道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9月5日报道,由于疫情下旅行受限、电商发展等原因,奢侈品市场正在发生巨变。报道称,从事国际咨询业务的贝恩公司说,中国人的消费欲望仍然很强。在很多人眼里,贝2025-07-06
- 中国大陆赠送给台湾的大熊猫“团团”19日下午停止心跳。从今年8月份出现癫痫症状以来,团团的病情就揪紧了两岸许多人的心。它离世的消息公布后,两岸网友纷纷留言悼念,岛内不少政治人物也表达了哀思。在一片不舍2025-07-06
- 2022年9月6日,首届新浪财经·金麒麟最佳投资顾问评选启动。一、参评须知1)本次投顾评选仅限于证券公司投顾参与,需要投顾认真填写最新的执业证书编号以及所在机构名称,评选组委会将严格按照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