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国央行重要公告

每经编辑 毕陆名
6月28日,今日中国央行公告:今日进行1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国重中标利率为2.10%,央行与此前持平。今日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中国重当日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央行
据央行网站消息,今日为维护半年末流动性平稳,中国重6月27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央行中标利率2.10%。今日因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中国重实现净投放900亿元。央行
Wind数据显示,今日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000亿元逆回购到期,中国重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100亿元、央行1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600亿元。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日前表示,人民银行在总量框架下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会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有进有退”,也就是说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一个合意的水平,与总量型的政策工具形成一个良好的配合。
资金面方面,研报认为,展望7月,鉴于国债到期量较大,且专项债发行量偏小,政府债对银行间流动性的抽取效应相对有限,经测算7月流动性缺口不大,在宽货币基调之下,预计7月资金面总体将维持平稳。认为,当前流动性宽松的格局,可能会一直持续到专项债资金下拨的8月份。而在8月份后,随着专项债资金对超储的补充结束,以及信贷扩张持续消耗超储,银行间资金面将会逐步收敛,收敛的节奏取决于宽信用的力度。而从本轮来看,资金面收敛的节奏可能也会相对缓和。
6月27日,央行网站显示,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是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实现就业最大化目标。
易纲介绍,过去10年来,中国的市场利率水平稳中有降。自然利率水平主要由资本边际产出率和人口长期发展趋势所决定。中国利率形成机制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市场利率。目前定期存款利率约1%-2%,银行贷款利率约4%-5%,同时债券和股票市场较为有效地运行。考虑到通胀水平,可以看出实际利率水平是相当低的,金融市场得以有效配置资源。
我国实行的是灵活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制度。与20年前相比,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约25%,对一篮子货币的名义汇率升值约30%,实际汇率升值幅度更高。
“中国的通胀前景较为稳定,CPI同比增长2.1%,PPI同比增长6.4%。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最大化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易纲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和外部冲击等影响,中国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以支持经济复苏。同时,我们也会强调用好支持中小企业和绿色转型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据中国证券报28日报道,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下半年,我国宜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内外兼顾”的货币政策操作,继续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总量政策重点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通过结构性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目前来看,降准和降息对于“稳增长”具有积极作用,未来仍具有一定空间,可结合经济复苏情况和实体经济所需合理施策。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不仅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且使银行拥有充足的资金配置专项债券来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今年,5年期以上LPR已累计下降20个基点,有助于降低企业中长期融资成本和促进住房贷款增长。未来应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释放LPR改革潜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实体经济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证券报、中国央行
相关文章
- 从上游的镍、钴、锂等矿产资源开发提炼,到正极、负极、电解液以及隔膜等新材料,再到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最后到整车厂,A股市场汇聚了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产业上下游合力形成的强大供应链优2025-07-08
资产无处安身,哪里是避风港?公募一季报持有银行股比例增幅居首,大行更被明显增配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财联社4月22日讯记者 黎旅嘉)2022公募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整体调仓路径也“跃然纸上”。由于年初以来市场表现不佳,权益类基金整体大面积浮亏2025-07-08- 2022年4月28日,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以视频方式出席中国—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启用仪式并发表致辞。针对近期一些国家造谣抹黑、阻挠干预中国和所罗门群岛商签政府间安全合作框架协议,谢锋副外长面向在线在2025-07-08
- 作者 李迅雷 首席经济学家2022年的一季度GDP增速为4.8%,虽然离5.5%左右的全年目标有一定距离,但比卖方分析师们前期的一致预期4.2%)要略高。不少人关注如何实现全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2025-07-08
- 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建造获得新进展。11月22日,中核集团发布消息称,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其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了批量制造条件。这标2025-07-08
-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28日应询表示,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原会长吴澍培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24日逝世,中央台办、国台办谨致沉痛哀悼。马晓光指出,吴澍培是忠诚的爱国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