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50.2%,3个月后重回临界点以上

一、月制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造业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采购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经理界点重回临界点以上,个月制造业恢复性扩张。后重回临
从企业规模看,月制大型企业PMI为50.2%,造业指数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采购仍高于临界点;中型企业PMI为51.3%,经理界点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个月重回临界点以上;小型企业PMI为48.6%,后重回临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月制仍低于临界点。造业指数
从分类指数看,采购在构成制造业PMI的5个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均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低于临界点。
生产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生产加快恢复。
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上升2.2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8.1%,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主要原材料库存量降幅继续收窄。
从业人员指数为48.7%,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表明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回升。
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51.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制造业原材料供应商交货时间较上月明显加快。
二、中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比上月上升6.9个百分点,重返扩张区间,非制造业景气水平连续两个月明显回升。
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6%,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房地产、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低于临界点。
新订单指数为53.2%,比上月上升9.1个百分点,重回临界点以上,表明非制造业市场需求回暖。分行业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0.8%,比上月上升4.4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3.7%,比上月上升10.0个百分点。
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2.6%,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于经营活动的投入品价格总体水平较上月有所上涨。分行业看,建筑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48.7%,比上月下降3.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入品价格指数为53.3%,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销售价格指数为49.6%,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销售价格总体水平降幅收窄。分行业看,建筑业销售价格指数为50.3%,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服务业销售价格指数为49.5%,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指数为46.9%,比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用工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分行业看,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8.3%,比上月上升2.8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为46.6%,比上月上升1.3个百分点。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3%,比上月上升5.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表明非制造业企业对近期行业恢复发展信心明显增强。分行业看,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3.1%,比上月上升5.2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0%,比上月上升5.8个百分点。
三、中国综合PMI产出指数运行情况
6月份,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4.1%,比上月上升5.7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呈现恢复性扩张。
相关文章
- 当地时间8月30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对戈尔巴乔夫逝世表示哀悼。声明表示,古特雷斯代表联合国向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家人以及俄罗斯联邦人民和政府表示衷心的慰问。俄罗斯总统事务局中央临床医院2025-07-06
- 就周末的情绪而言,市场的预期并不太稳定!市场方面,最近牛股频出,但和皆停牌核查。这对资金炒作中小市值股票可能会存在一些影响。另外,周末刷屏的仍然是网络间疯狂传播的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2025-07-06
-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忠)行长潘卫东在11月15日召开的“2022中国资产管理年会”上表示,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出台以来,银行理财的业务形态和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变,在逐步转2025-07-06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最新披露的第三季度持仓报告13F)显示,报告期内买入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6010万股ADS,持仓市值高达41亿美元。这一消息今天引爆了A股的半导体投资热情,中证半导体2025-07-06
- 每经记者 王晶 实习记者 孔泽思 每经编辑 魏官红 11月20日,SZ000005,股价1.83元,市值19.37亿元)公告称,公司收到深圳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在2016~2019年期2025-07-06
- 中国科学报全球食物系统正面临着新冠疫情、蝗灾、极端天气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威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到极大的挑战。欧洲的食物系统在供给侧和消费端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初,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应急举措。很多科学2025-07-06
最新评论